繼春節后首個交易日三大股指全線低開,A股迎來連續4日上漲。截至2月7日收盤,上證綜指漲0.33%,報2875.96點;深證成指漲0.10%,報10611.55點;創業板指漲0.18%,報2015.80點。
多家保險資管公司、資深業內人士向記者表達了疫情下依然看好2020年中長期市場趨勢、險資可加大權益投資比重的觀點。
疫情之下的情緒釋放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時間段與春運及節后返城時間重疊,人群的廣泛流動和病毒的長潛伏期、強傳染性造成疫情快速擴散。居民外出的減少導致餐飲、旅游、零售等行業短期受到重創,制造業開工延遲,多個國家限制中國人入境。這些或多或少會對國內經濟和國際貿易造成負面影響。
因此,“節后開市第一天的市場下調是很自然的條件反射?!敝袊<瘓F首席投資官鄧斌表示。
光大永明資產方面進一步分析:“相較外圍市場,開市當天A股表現更為極端,單日跌幅大,基本反映了前期疫情沖擊影響,也較大程度釋放了情緒和能量。從投資者結構來看,投資者有所分化,散戶恐慌情緒更濃,部分機構投資者已經開始陸續買入?!?/p>
疫情壓力之下的情緒釋放是正常的,也是有限的。泰康資產方面表示,從歷史上看,一次性事件對市場的沖擊持續時間一般都較為短暫。以“非典”期間為例,最恐慌階段上證綜指曾連續8個交易日快速調整8.9%,但隨后市場由大幅下跌轉為震蕩,并在5個交易日后反彈,風險偏好持續改善,板塊表現從高景氣向疫情影響主要行業逐一回暖,最終市場隨一次性事件的平息修復中樞,“五一”假期后回歸平穩。
“鑒于疫情對絕大多數上市公司的業績沖擊僅限于第一、第二季度,對企業長期價值的影響有限?;诂F有信息判斷,絕大多數公司無需調整2021年及之后的盈利預測?!碧┛蒂Y產方面認為。
疫情對不同行業的影響不盡相同,線下消費、服務業遭受沖擊較大,受到企業推遲復工影響,電子、鋼鐵等行業短期或受一定影響,后續還需密切跟進復工節奏。相對而言,農業、通信、大型機械設備、軍工、精細化工新材料及銀行等行業受影響相對有限,醫藥板塊則催生出部分主題投資機會。
中長期經濟趨勢不變
保險資管公司作為耐心的長期投資者和成熟的機構投資者,普遍相信,長期來看,疫情只是改變經濟運行的節奏,不會改變經濟運行的趨勢。
鄧斌概括,目前存在幾個重要的正面因素和潛在正面因素。首先,國家對疫情暴發后的控制力度空前。2009年3月下旬,美國加州發現首例豬流感患者,5月底疫情已蔓延至全部50個州,但直到當年10月24日,總統奧巴馬才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而且從未封閉國內交通。最終在2010年4月10日疫情終止時,美國約7000萬人感染,30萬人入院,1.3萬人死亡。與之相比,我國防控力度和速度前所未有。因此,有理由相信,此次疫情在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上都將會得到更有效控制。
其次,近期出臺了寬松的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央行注入1.7萬億元流動性、限制賣空、降低逆回購利率等措施,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超預期流動性投放推動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利率下行,并將進一步推動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有利于降低資金成本,緩解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財務壓力,擴大融資規模,支持實體經濟。
最后,中國的資本市場較數年前更加成熟,投資者結構亦發生變化,一方面機構投資者比重加大,另一方面國際投資比重也在加大。據估計,2月3日開市第一天,北上抄底A股市場的資金超過150億元;大量機構投資者在預測短期市場下行的同時,對中長期經濟發展表示出信心。因此,可以預測當股票市場經歷散戶拋售的同時,機構投資者是保持穩健甚至尋機入市的。
除了以上正面因素外,潛在的正面因素包括:第一,今后更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還會陸續推出。而且,由于中國的經濟指標相較歐美日仍然有更多刺激空間,國家可在預期的政策放寬之外采取超常刺激手段。
第二,如疫情在返城高峰之后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在幾個月內結束,則下半年的經濟建設會出現V型反彈,各行業為達成全年計劃會出現產能提速。
國壽安?;鹫J為,決定市場走向的,往往是更加深刻的中長期邏輯。中國經濟正在經歷從高速到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期,科技創新正在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期,中國資本市場邁向進一步市場化和國際化的變革期,這些構成了中國股市長期向好的趨勢,即使短期的沖擊也撼動不了這一堅實基礎。
險資看好加倉機會
光大永明資產方面表示,A股當前整體估值仍處于低位,核心指數估值水位基本維持在30%以下分位,市場風險溢價水平仍位于歷史相對高位,且權重指數股息率超10年期國債利率占比創歷史新高,這為A股提供了較大的中長期估值提升空間。未來利率中樞的下行將進一步推升A股市場的配置價值。作為保險資金,基于資產負債匹配的原則,看好A股長期投資價值。
某保險資管公司內部人士表示,公募基金往往權益資產倉位太滿,沒有調整空間;而險資持倉以固定收益類為主,權益類還可以繼續加倉。去年,很多保險機構權益投資都有較多浮盈,這為保險資金開展逆周期投資提供了有力支撐。因此,保險資金反而可以趁市場大跌過程中挖掘優質標的進行長期配置,比如加大高分紅股票甚至長期股權標的的投資力度,通過內部權益配置結構的優化來提升投資組合整體收益。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就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金融市場穩定答記者問時表示,對償付能力充足率較高、資產負債匹配情況較好的保險公司,將允許其在現有30%上限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權益類資產的投資比例。這樣一來,險資有望進一步拓展加倉空間。
那么,險資具體看好哪些行業和股票呢?
中意資產堅信,在經濟轉型、消費升級、人口老齡化等背景下,新科技、新能源、新消費、新醫藥、新服務這些成長方向孕育著巨大的投資機會。
平安資管相對看好受疫情影響較小、景氣周期上行的電子、游戲、電動車等行業,同時關注優質消費龍頭的超跌反彈機會,港股的低估值高分紅股票一直具有優勢。
國壽安?;鸱Q,在突發事件的影響下,市場關注的重點將重新聚焦企業盈利驅動的內生增長,A股的結構性機會仍然豐富。疫情平穩可控之后,尤其是在逆周期政策逐漸對沖下,暫時被壓抑的消費需求將釋放,新興產業創新活力提升,A股市場將迎來更加豐富多彩的投資機會。此外,將更加關注相關領域非理性估值帶來的價值投資。比如,疫情蔓延導致公眾對公共衛生防疫體系產生思考,醫藥領域的創新藥、醫療服務和醫療設備將快速發展,并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作為險資,我們認為疫情的發生不會改變股票市場運行的軌跡,對于絕大多數股票而言,疫情的影響并不會改變其長期估值中樞。盡管情緒的宣泄可能還沒有結束,但我們認為股票市場下跌的空間非常有限,現階段就是長期配置股票資產的好時機?!?中意資產投資經理周陸說。
稿件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